不知是否大家注意过路上各式各样的移动测量车,有想过这样的测量车是谁做出来的吗?那就是立得空间。
作为发明移动测量车的“第一人”,立得空间的履历可谓非同凡响。成功攻克了惯性组合导航这一“卡脖子”技术,其惯性组合装置的姿态精度达到千分之一度和万分之三度的国际顶配水平,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一等奖。
光鲜的履历并未让立得空间止步不前,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立得空间也开始涉足自动驾驶领域。那么,立得空间要如何利用现存技术来赋能无人驾驶呢?在2024年3月17日举办的百人会论坛上,立得空间CEO郭晟在接受汽车总站网采访时,进一步做出了详细地分析和说明。
据郭晟介绍,立得空间是一个具有25年历史的做测绘地理信息的专业公司,是中国街景地图、移动测量系统的创领者,是最早在车上安装GPS、惯导、相机做测绘的,后来也是中国最早在车上安装激光做测量的公司。
那么移动测绘跟无人驾驶有何关系呢?“移动测量与无人驾驶本身是同一个技术体系,都属于多传感器的融合。同时,移动测量的技术也能推动无人驾驶往更高级别发展。”郭晟表示。
比如,无人驾驶车上有激光扫描仪,移动测量车上有更高精度和更高性能的激光扫描仪;无人驾驶车上有环视传感器,移动测量车上有CCD相机,也有360度全景影像;两边都拥有北斗和惯导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架构体系。
自动驾驶感知系统是指一系列传感器和算法,用于感知和理解车辆四周环境的信息。而移动测量技术采用的传感器包括了视觉、激光、惯性导航等,这些传感器在无人驾驶感知中,也有很重要的用途。
叠加AI技术,利用车上的惯性导航和视觉传感器就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场景构建和感知,赋能无人驾驶。AI技术很早就引入了移动测量的领域,帮助从点云和视觉中提取包括道路边线、道路中线,以及建筑物的轮廓模型等的特征。
惯性导航系统是车身感知定位系统的信息融合中心,可保证在任何时刻以高频次输出车辆运动参数,同时将视觉传感器、雷达、激光雷达、车身系统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为决策层提供精确可靠的连续的车辆位置、姿态的信息、车身感知定位系统。
“立得空间是国内最早研发并应用移动测量系统和设备的企业,突破了‘惯性组合导航’卡脖子技术,实现了航空摄影测量自主可控。”
虽说目前车规级惯导在如今的无人驾驶市场规模不大,但惯导相对测量精度优于2cm,绝对精度优于10cm,可以有效提升无人驾驶传感器水平、感知效率和控制精度,未来在无人驾驶架构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其实,目前立得空间已经在工业领域的无人驾驶牵引车开始了测试,主要涉及几吨、二十吨及四十吨的特种车辆。在封闭园区里可以不用人开牵引车、叉车、平板车,实现从生产线到仓库整个无人搬运。
郭晟表示,无人驾驶一开始并不是先在公开道路上实现,而是在工业领域实现,再到社会化领域,家庭消费领域的过程。
在立得空间看来,无人驾驶是一个由车(端)、智能网联、智能交通等构成的,云和端互动的复杂系统。
“立得空间可以用天空地一体化智能测绘技术,把城市、街道、乡村的数字孪生模型做出来,在模型里训练无人驾驶汽车,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效率和驾驶体验,使汽车越来越智能。”郭晟表示。